B体育
全国咨询热线: 010-8449598

新闻中心

新闻中心

普兰普特里的沙特选择:金钱之外,还有安全感与责任

发布时间:2025-11-12

2023年女足世界杯,尼日利亚对阵英格兰那场淘汰赛,阿什莉·普兰普特里的表现让不少人记住了她。当时作为一名后卫,她在场上的覆盖和拼抢相当亮眼。世界杯一结束,她成了自由球员,然后做出了一个让外界颇为意外的决定——加盟沙特阿拉伯的吉达联合俱乐部。

这个选择确实有点反常规,一个27岁,刚在世界杯证明了自己,正值当打之年的女足球员,从欧洲主流视野里“消失”,跑到中东去。坦白说,我们这些跑体育的记者,一听到有球员从欧洲去沙特,第一反应就是钱。尤其是自克里斯蒂亚诺·罗纳尔多加盟利雅得胜利后,沙特男足联赛的金元攻势已经成了全球足坛的焦点。

但普兰普特里的故事,似乎没那么简单。

她在接受英国广播公司体育频道采访时,还原了当时的情景。在她考虑英国、美国和欧洲其他球队的报价时,她父亲提了一句:“有个沙特球队对你有兴趣。”普兰普特里自己都说,她当时的直接反应是震惊,第一想法是“不”。可她还是决定给对方一个机会。

转折点来自一个长达一小时的电话会议,通话对象是球队的教练和两名管理层人员。普兰普特里回忆,那通电话几乎没怎么聊足球,更多的是关于彼此,关于各自的热情所在。这种交流方式打动了她。她说自己是个凭感觉和直觉做事的人,聊完之后,她对她爸说:“我对这个感觉非常好。”

钱的事,她倒是说得挺干脆。她透露自己去沙特并不是为了钱。为了验证自己的直觉,她亲自飞去吉达待了两天。那两天的亲身体验让她最终下定决心,“我想,这里就是我想待的地方。”这让我想起一些运动员的转会,有时候决定性的因素并非合同上的数字,而是一些更个人化的东西,比如教练的信任,或者一种“被需要”的感觉。当然,普兰普特里的情况更特殊一些。

她的选择立刻引来了巨大的争议,普兰普特里在莱斯特城效力时,和俱乐部的LGBT球迷团体关系很近。而沙特阿拉伯在相关议题上的官方立场,是众所周知的。这个转会让她收到了大量负面评论。“当我搬到这里时,外界的反应一点也不好。那段日子很难熬。”她坦言,一些来自莱斯特城那边的评论让她觉得,自己在他们心中不再是原来那个人了。

“我深深地伤害了他们,因为他们觉得我代表了某种让他们感觉不被珍视的东西,我理解这一点。”面对这种指责,她的回应里带着一种无奈,“我真的不知道该说什么。但这并不意味着我纵容某些事情,即使我的这个举动意味着我与某些事情联系在了一起。”这事儿挺难的。球员的职业选择与个人价值观之间的拉扯,在今天的舆论环境下,几乎是无解的题。

描述要强得, 来的冲击力, 她说

然而,她在沙特的生活体验,又呈现出另一面。当被问及在吉达和英国的安全感对比时,她的回答可能会让很多西方人感到意外。她说,无论是她自己,还是来探望她的家人朋友,都真切地感觉到这里比英国更安全、更平静。她甚至形容这里像一个“和平的泡泡”。

她举了一个非常具体的例子,有一次她从超市购物回来,提着大包小包。因为住在公寓楼里,需要乘电梯,她就把车停在外面,车门开着,引擎没熄,钥匙也留在车里,自己先去把东西搬上楼。“在英国,我绝不会把钥匙留在车里就离开。但在这里,我一点问题都没有。”这种细节带来的冲击力,远比“我感觉很安全”这种空泛的描述要强得多。她补充说,这里的男性被鼓励以某种特定的方式对待女性,如果不这样做,会有相应的后果。她承认,女性在夜间独自行走都会有一定程度的恐惧,无论在沙特还是英国,但在沙特,基于男性被规训的行为方式,这种恐惧感要低一些。

当然,作为职业球员,足球水平是绕不开的话题。普兰普特里坦承,沙特女足职业联赛的水平,确实无法和她习惯的英格兰女超联赛或国际比赛相提并论。她也曾担心这会影响自己的发展。但她的国家队兼俱乐部队友弗朗西斯卡·奥德加的一句话点醒了她:“在沙特,我们必须做得更多。”这里的比赛节奏没那么快,所以球员需要用不同的方式思考,把自己推向过去未曾触及的界限,肩上承担的责任也更重了。

这种责任感也体现在她对俱乐部环境的推动上,她提到,刚来的时候,女足球队和排球队、篮球队共用一个健身房。现在,她们已经搬进了男足用过的旧健身房,因为男足有了全新的设施。她们有了自己的医疗诊所、冰浴设备和更衣室。她刚到时,训练场的草皮状况也很糟糕,经过她们的争取和推动,管理层听取了意见并着手改善。这表明她不是一个单纯的“足球雇佣兵”,而是在实实在在地参与和建设。

从她的叙述来看,普兰普特里前往沙特,不是一次简单的职业末期淘金,更像是一次复杂的、充满个人探索意味的职业选择。她把自己的目标设定为在这个国家推广女足文化,帮助这里的女子体育事业发展,甚至着眼于未来沙特可能申办女足世界杯的愿景。这个选择的对与错,或许外界会争论不休,但对普兰普特里本人而言,这显然是一条她主动选择并愿意为之负责的道路。